突然迷上了刻橡皮章,稍稍滿足了想做版畫的慾望

  某日下午心血來潮刻了生平第一個橡皮章 : )

  又一日下午突然想來刻個Felix (阿肥) 頭

chiachifel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
雨天炎天-希臘。土耳其邊境紀行/村上春樹/時報出版

又是一本村上春樹的遊記。在台灣出版的時間雖然較邊境近境來的晚了一年(2000年),但是日文書出版的時間為1990年,較邊境近境早了8年。

另外這本書的譯者也不是村上春樹的專屬翻譯賴明珠小姐。

前半段紀錄的是希臘亞陀斯半島的朝聖之旅。

chiachifel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邊境,近境/村上春樹/時報出版

這本書在我從圖書館借回來的書堆中放了半各月才被我取出來讀。我實在不是村上迷,對這本書完全也沒認識,只只因為邊境這兩各字而把書借回家,頂多翻都沒翻就還書,如此而已,我心中如是想。

幸好我還是拿出來念了,這是一本幾篇遊記的合集,我是喜歡念遊記的,特別是文人的遊記。文人的旅遊有那麼一點獨特,部分是地點的選擇,部分是透過文人的眼所看到的世界對凡人我很有吸引力。

chiachifel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最近卯起勁來讀了好幾本書,說要寫書評是太高估自己,心得的話又也有點力不從心,來稍微說明一下好了

動物密碼/商周出版

這是8月份讀的書中最為有趣的一本書,我大約熬了一夜把半本書讀完,而這一半對我來說也是比較有興趣的。

其實把這本書借回家的動機在於我想了解家中三肥貓說的話;基本上動物說話的音調,在表達友善時是比較高,生氣發出的警告則是低吼聲,這大致和Felix要東西吃的時候的喵喵叫以及臭小米在被Felix準備壓身攻擊時所發出的聲音相當符合。不過作者在書中揭露了他和窗外松鼠用以上法則的成功溝通經驗,受到他的激勵,我在三更半夜用超八高度的聲音對著臭小米和119鬼叫,這兩隻貓非但不像書中可愛的小松鼠停下來看著作者,還繼續玩自己的,完全忽視主人我的存在。高音不行來個兇貓的低音好了,對著119的臉我發出兇猛的吼聲,他圓滾滾的雙眼看著我,沒什麼反應,兩秒後,又高興的跑去和臭小米玩。實驗完全失敗,我只好繼續讀書。

動物把一生的時間都花在覓食,找配偶,和爭地盤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遇到衝突事件動物會傾向用吼叫及膨脹肢體(例如貓咪背上的毛會立起,尾巴的毛也是,作用是讓自己看起來比較大隻),來嚇退對方,畢竟如果沒事就和別人打的遍體鱗傷,那就沒有足夠的體力去捕捉食物,而且也還需要為了傳宗接代努力,所以動物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愛打架,打架的雙方所要付出的代價都太大了。不過世界上卻存在了一種動物會直接攻擊對手而不先予以警告,那就是人類。

chiachifel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【2007/09/13 聯合報╱榮念曾(香港當代文化中心總監)】

2007年四月下旬,由於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,我被隔離在台北振興醫院的加護病房裡,有足足近一個禮拜。期間唯一和外界的接觸,就是一架吊在半空中的電視機。在這段漫長時光裡,幾乎一天二十四小時手持遙控器面對著電視機,我由此認識了台灣的電視節目,也因此認識了普遍存在於2007年台灣那種焦慮,好勝及極端感性的社會心態。無論是新聞報導、時事評論、綜藝作秀以及遊戲節目,表象是多元開放,更深入一層,就會發現那幾乎一致的躁急搶白節奏,以及存在其背後的內向、無奈及無力感。

同樣地,三月底我和來自歐美亞太的評審們,面對著福華飯店的螢幕,透過台新藝術獎參選作品的錄像及文字紀錄,浮光掠影地感受台灣當前音樂、舞蹈、戲劇、裝置藝術、多媒體以及其他「視覺藝術」的發展。身為決審的我被告知四項評審標準是︰作品的完整性、成熟性、技術性及實驗性。我個人認為除了最後一項,其他似乎沒有評審討論的餘地。倒是可以追問︰這些作品和台灣「公共空間」有沒有切身的互動?如果沒有,退一步他們是否誠實反映台灣當前文化的獨特性(例如我所切身感受到的那種內向性、無力感及無奈)?

chiachifel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約是04年,法國一位女記者Lorence到伊拉克做採訪工作而被綁架,一起被綁的還有她伊拉克籍的男翻譯。那段時間,法國媒體每天不斷的報導,政府官員經常出面承諾將盡政府所有力量營救,巴黎市長在市政廳前掛起了營救Lorence的相關布條。期間經歷的時間不短,這則新聞時大時小,但是電視台總會在晚間8點新聞的一開始告訴民眾女記者被綁架的日數。某一日,傳來女記者將被釋放,媒體釋放出的訊息是愉悅的,我們看到女記者的母親喜極而泣,以及政府官員的欣慰。女記者和她的伊拉克籍翻譯是搭法國派去的專機回到法國。那一天,法國電視台少見的做了SMG連線,即使只為了拍攝到女記者一面,以及簡短的感謝。正式的記者會是在隔日,女記者在會中表達了她對大家支持及政府的營救無限的感謝,並敘述了被綁的過程。以我,一個外國人所感受到氛圍,整個社會是支持他的,因為她能夠順利被營救而對政府抱有正面的態度,因為她的平安回來而高興。 

同年(或是前一年),日本也有幾名人員在伊拉克被綁;這幾名日本人是以志工的身分到伊拉克。
日本政府最後雖也營救了大部分的人員,但不幸的還是有犧牲者。
這則新聞在法國也有不小份量的報導,但是真的引起我的注意卻是隔年的坎城影展。記不得名字的一位日本導演,參與競賽的片子說的是一位曾被綁架的人在獲救後的生活。片中的角色出乎意外的,獲救後的生活幾乎是另一種煎熬。輿論是不支持這些獲救的人質,認為他們讓日本蒙羞了,浪費了國家的金錢及資源。甚至他們都沒有了朋友,甚至走在路上都會被指指點點,有些更激烈的人會用更粗暴的字眼,肢體來表達他們的不滿,甚至波及他們的家人。片子的內容在日本是真實存在的。 

chiachifel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